一个小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六十、老杨的苦恼,庆帝元年,一个小坑,零点看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南苑,杨元庆心情大好,进屋便是大手一挥:“春桃,书房研墨。”

不识字的婢女虽然没吃过猪肉,但还是见过猪跑路,挽起袖子跟在杨元庆身后走进书房,素手研墨,红袖添香。

待春桃研好墨,杨元庆提笔却开始犹豫,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下笔,抓耳挠腮,只恨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给徐向农写点什么?让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他中二少年的叛逆年纪,肯定对这个话不感兴趣,还是算了。

问他开始发育了?最近有没有去爬老赵家媳妇的墙头?这个会不会太误人子弟了啊?’

杨元庆搁下笔,扭头望向春桃,问道:“你们平时给家人的书信一般会说些什么?”

春桃沉吟说道:“额,大多数就是平日里说给公子听的那些事,还有每月能拿到多少工钱。”

杨元庆坏坏一笑,道:“就这?”

春桃皱眉思索,点头道:“嗯。”

杨元庆闭口不语,沉默低头,眉头紧锁,奋笔疾书道:‘吾兄向农,收到汝的来信,吾倍感欣慰,闻兄弟现已充军,弟着实为兄台感到开心。虽说兄台现已决定弃笔从戎,但为弟认为,兄当慎重考虑。男儿志在四方,学文也好,从戎也罢,两者本就不冲突……劝兄一席话,莫等白首方悔读书少。’

杨元庆竭尽全力把腹中墨水全部掏空,端起宣纸絮絮叨叨郎了一遍。

信中并未把自己入京后发生的事情告诉徐向农,而是尽自己所学地奉劝他不能放弃学业,与徐向农跟他的那封信说的完全是南辕北辙,也不知徐向农是否能理解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看不懂也好,这样才能让他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杨元庆看着自己给徐向农信上的那些看似笔走龙蛇,却力透纸背的字,自叹道:“唉,近来练字少了,功底有些退步了。”

他的字是宁浩在摇光镇教书时亲自教导的,按宁浩的意思,学书先学楷,作字先大字,颜筋柳骨;中楷学欧阳,铁画银钩;小楷摹钟王,蚊蝇大小。字由小学大,再由大入小,即使不能成为文笔大家,也能流芳一世。

屋外传来噼里啪啦的落雨声,还一连下了两天,这两天杨元庆待在府中把自己从凌云阁四楼带下来的两本书给认真看完。

没办法,谁让书院已经不让他去了,只能在家自己学习了。

幸好东南苑的主仆三人就杨元庆一人识字,要是再有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

地道秦皇

墨染大剑

武林外传:我乃吕侯爷

吾爱意随风